戰地觀摩團走進資陽 || 銷售員劉宇的一天
來源:四川省旺達飼料有限公司 作者:旺達集團 發布時間2019-05-21 2623次瀏覽
文/龔雪
很榮幸能夠和銷售的戰友一起下市場,感知市場。對我們觀摩團的隊友來說在市場的短短2天是十分特別的,回憶起來是讓人記憶猶新的。
但是對于我們一年365個日子,都在市場拼搏的銷售戰友來說,我們經歷和感知的2天只是他們銷售工作五味雜陳瓶罐中小的不能再細小的一部分。
和平時的安排一樣,簡單的在熟悉的小面館下了二兩干面,面老板也默契地為他加上了一個煎蛋,似乎知道面前這個年輕的小伙子一天的工作強度是需要及時補充體能的。簡短而又熟悉的交流中,一碗面已下肚,他拿著車鑰匙朝著停車的方向走去,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
坦白講,平時和銷售人員一起吃飯的機會不多,但是都給我一個顯著的印象,那就是吃飯速度非??臁;蛟S是多年銷售工作養成的習慣,或許也是多年銷售工作特殊性養成的“毛病”??傊挥幸粋€初衷:節約工作之余的每分每秒,搶奪時間就是搶奪機會。何嘗不是呢?
今天的計劃是走訪三岔鎮萬店長的10戶專業戶。因為修建機場的原因,目前這個區域的養殖規模在逐漸的縮小,去萬店長家的路上,他似乎略有所思,一路上沒怎么說話。不知道他心里在擔心什么。
按著約定的時間我們到達了萬店長的店鋪,萬店長也早已等候在那里,劉宇下車將煙遞到萬店長手上,基本了解情況后,我們出發了。今天的主要工作是要走訪完10個專業戶,回訪訂料會后的上料情況。及時回訪,及時上料,才能在開養殖戶會的基礎上做到事半功倍。
車輛行駛在狹窄的道路上,哪里有岔路口,哪里有坑,劉宇十分熟悉,這沒有道路指示牌的鄉間小道,他不知走了多少遍,來了多少次。或許上次來是和店長一起送料、或許上次來是給用戶拿獸藥、或許上次來是給用戶講飼喂程序。
迎著朝霞,踩著余輝,在一條條叫不出名來的鄉路上,可能見證過他談妥一個客戶的喜悅,也可能陪他感受過遭用戶拒絕的心酸。經過20多分鐘的顛簸,我們到了今天的第一戶養殖戶家門口。一路上比較沉默的劉宇一下車就跟變了個人似的,主動掏出香煙快步走到養戶跟前,露出真誠的笑容,禮貌地問好。
養戶也很熱情地帶我們進門,端椅子請我們坐下聊家常。一見養戶劉宇的話就多了起來,從家里的小孩,到養戶做的副產品生意,再到我們的產品,我們的原料,似乎一切串起來都是那么的順理成章,很快就達成了上料的共識。
作為旁觀者的我,看著、觀察著他們交流,為什么會如此順利,怎么和之前銷售工作異常難做的說法如此相悖呢?跟著走了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才逐漸明白,我們看似順理成章的談話,順理成章的上料其實背后是劉宇多次拜訪的結果。
拜訪養戶家沒有人時就和店長在養戶家門口蹲點守著,等著。地上無數的煙頭或許是內心焦急不安的真實寫照吧。好在平時工作做得扎實,大多都能圓滿完成上料任務。
一天走下來,我們走了9戶專業戶,在養戶家中我們為養戶分析不同飼料的差異、尋找了賣豬的資源、強調了產品的飼喂模式、講解了非瘟的態勢、剖析了豬價走勢······
一天下來劉宇話說的不少,水倒是沒喝幾口,就又向下一戶出發了。我問他:“這種工作節奏感覺怎么樣?”他說:“習慣就好了,天天都是這樣的”。
一天跟下來,劉宇的工作中看似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發生,也許有點平淡無奇,但作為一名銷售員來說那是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投入和堅持。
水滴石穿,并不是石頭的放棄,而是敗給了水的堅持。一次拜訪不成功,就兩次,三次,多次。量變達到質變,從而清楚地知道最終端養戶的實際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從容應對。
一天工作結束,簡單地吃過晚餐,又開始討論明天的工作。這就是劉宇銷售工作的一天,也是我們旺達優秀銷售員的縮影。
本文轉載自“四川旺達集團”微信公眾號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公眾號